膠東在線10月31日訊(通訊員 初小雪)微風拂過,秋葉飄落,大街小巷,人流不息,紅馬甲身影活躍,社區內充滿歡聲笑語。像這樣的場景,在煙臺市萊山區黃海路街道臺灣村社區比比皆是。
為豐富社區工作的文化內涵和思想主線,臺灣村社區著力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堅持“群眾在哪里,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里”的理念目標,依托全域統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網絡,整合陣地資源,統融各方力量,文明實踐遍地開花,迸發出強大生命力,譜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黃海答卷。
文明實踐有廣度
從“為民作主”到“讓民做主”,讓居民“有話好好說”。在臺灣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居民經常湊到一起,聊聊家常、談談煩惱。社區通過了解到的情況,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,真心實意幫助居民化解煩惱,讓大家住得舒心。近幾年,臺灣村社區走出一條為民服務的廣路子,教育講座“增民識”、黨員扶貧“保民需”、文藝匯演“添民樂”,居民豎起大拇指。臺灣村社區跑出了文明實踐“加速度”,帶領居民向著更好、更優、更豐富的生活全力奔跑。




百姓宣講有溫度
小講臺,發揮大能量。臺灣村社區邀請了“中國夢·新時代·話小康”百姓宣講活動的優勝者們,講出他們內心的聲音。他們來自于基層,是社會發展的參與者,時代變遷的見證者,他們講抗擊疫情、精準脫貧、決勝小康,將“大道理”變成“小故事”。用貼近生活、貼近身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,形成了豐富多彩、環環相扣、高潮迭起的宣講組合體。樸實的語言、動情的語調、典型的故事,感動了在場的聽眾,讓理論宣傳和思想教育更接地氣、更具活力、更有溫度。




老年教育有特色
“哆、來、咪、發、嗦”,和美樂齡老年學堂的劉老師正在一個音一個音的進行教學。從葫蘆絲的音節排列到吹奏指法,都在黑板上直觀地畫了出來,并逐一標記好。
自9月14日臺灣村社區和美樂齡老年學堂開班后,劉老師就首當其沖加入老年學堂這個大家庭,帶領學員們開啟音樂之旅。除了葫蘆絲班,學堂還開設了合唱班、書法班,為社區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增添激情與活力。
臺灣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為街道老年學堂的試點社區,不斷完善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,將不斷為老年人增設“量體裁衣”的茶藝、太極、舞蹈等特色課,以點帶面,發揮示范點輻射作用,努力為社區老人打造一個幸?鞓返木窦覉@,增強老人們的幸福感、安全感、獲得感。






文娛服務有活力
舞臺上,呂劇演員們字正腔圓,用智慧和生命救護八路軍傷員的壯麗凱歌演繹的淋漓盡致。舞臺下,居民看得津津有味,掌聲與喝彩聲接連不斷。臺灣村社區的傍晚已有了一絲涼意,呂劇進社區活動卻溫暖了社區居民的心田。
臺灣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,以豐富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為主要目標,通過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為載體,大力提升臺灣村社區居民的文化獲得感。呂劇演出僅僅是眾多活動的一個縮影,送福字、包粽子、文藝匯演、露天影院、拔河比賽、親子活動、美麗家庭評選等,各種活動層出不窮。通過這些文化活動,臺灣村社區加深了同居民的溝通,了解居民的所思所想,為打造新時代文明社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


志愿服務有干勁
在臺灣村社區,志愿服務花開遍地,處處飄香。今年以來,從年初的疫情防控到護林防火,從創建文明城市到群眾滿意度走訪,都能看到社區黨員、“雙報到”單位、志愿者們的身影,他們的足跡遍布臺灣村社區的每個地方。每一個群眾所在的角落,每一個急難險重的時刻,龐大而活躍的志愿者隊伍甘奉獻、沖在前,已經成為臺灣村社區一個靚麗的文明品牌。





新時代文明實踐只有起點,沒有終點!爸挥袌猿謴娜罕娭衼,到群眾中去,才能最有效地實現共建共享,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在臺灣村社區生根開花、結出碩果。